引起安全事件事故的常见心理有哪些?


以下是引起安全事故、事件最常见的心理:

  疲劳:过度疲劳如体力疲劳、心理疲劳、病态疲劳等容易引起注意力的缺失、判断力减低,将导致事故的出现,据统计,至今重大事故的16%和人身伤亡事故的33%都与疲劳有关。

  情绪失控:研究表明,恐惧、焦虑、抑郁、嫉妒、敌意、冲动等负性情绪,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,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。长期暴露在压力下,没有良好的调适,引起情绪失控,会对生活和工作操作产生影响,从而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。据统计,交通事故里,因情绪问题抢行、开斗气车造成的车祸占到了28%,占造成人员伤亡率的36%,占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率的42%。

  下意识动作:由于长期的工作行为、工作动作习惯,导致在特殊情况下发生危险动作,从而导致误操作出现,引起安全事故;

  侥幸心理:对于一些错误“省事”的操作,部分员工明知道这样做会很危险,但仍被错误的经验主义和“小概率事件”所误导,坚持“老经验”的操作类型。尤其对一些数年内没有发生意外的生产环节,部分员工更容易形成错误信息的积累,进一步减轻警惕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采用更大胆,更高频率的非法操作手段,并最终导致重大事故的发展。

  过度自信心理:对于自身技术和经验过度自信,往往导致麻痹心理,逐渐丧失自我保护意识;这将会降低人的感知觉的兴奋程度,出现抑制或愚钝。绝大部分人身事故的发生就是由于员工的过度自信、思想麻痹造成的。

  省能心理:花最少的力气、时间,做最多的事,获取最大的回报。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导致偷工减料、减少防护;或者或减少工序,导致危险的发生。

  逆反心理:在工作场所中,由于领导批评、教育、处罚方式不当、粗暴,部分员工会产生对抗、厌倦心理,以致在工作中不能客观理性地按照流程和安全标准进行操作,引起事故发生。

  配合不好:有心理原因,也有管理、技术等方面原因;

  判断失误:心理素质不适合从事某项工作:如过分焦虑、紧张的员工,无法完成高强度、时间紧的突发工作任务的执行;

  注意力问题:不集中或过分集中,都可能导致无法兼顾全局与细节,无法敏锐地观察、发现隐患所在,最终造成事故。

本文转载自网络,著作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和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本站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(邮箱:admin@eapchina.net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