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派:掌握人情、文化信息,迅速适应当地环境


无论是想要被外派或是即将外派的工作者,都可以透过网站、与外国同事或友人相处等方式,建立自己的外国知识资料库,让外派生活更顺畅。

「面对文化差异最大的挑战,就是要在海外居住与工作一段时间。」大卫‧汤玛斯(David Thomas)和克尔‧印可森(Kerr Inkson)在《CQ文化智商》一书中,指出外派与其它跨文化工作情境的不同之处,在于工作者必须深入且大量的接触异地文化,并想办法适应、生存,尽快发挥工作效率。
 
想要被外派,先累积知识资本
 
台湾求职网站调查显示9成台湾上班族有意前往海外工作。想要争取外派机会,你必须先累积你的全球知识资本,建立各地文化、商情的资料库。
 
加拿大雷鸟全球管理学院(Thunderbird School of Global Management)管理学院教授曼索‧贾维丹(Mansour Javidan)等3人,询问全球5000多名专业经理人克服文化差异的方法,发现经理人能够克服外派难关的原因,除了开放的心态外,更重要的,是他们拥有国际商业的知识及学习能力。
 
要培养知识,你可以先从自己工作所属的产业开始,了解该产业在其它国家的发展情形。除了可以从感兴趣的公司获得相关资料外,也可以透过经济部国贸局经贸信息网、或BBC中英文网等网站深入了解各国国情及产业动态。
 
除了静态资料外,你也可以自告奋勇地负起指导外派台湾同事的工作,增加相处机会,在互动的过程中,认识对方所属的文化。另外,提供外国交换学生住宿、或是参与沙发冲浪(couch surfing),让外国人来你家做客,也是不错的方法。
 
确定被外派,快速掌握工作动态
 
如果即将外派,想要克服文化冲击,你应该积极参加公司为外派员工安排的跨文化训练。此外,还应该积极与派驻当地的关系人交换彼此对当地工作的想法,并多方了解新地点的工作内容及组织现况。
 
到了外派地点,为了能更快速累积当地情资、适应新组织的沟通模式,你可以为自己找两位「文化解说员」。其中1位是在当地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外籍人士,透过他的经验谈,你可以知道外派者在当地工作可能遇上的状况及解决方法;另1位则是曾与外籍同事共事过的当地同事,他不仅能为你介绍当地的市场现况和竞争环境,更能协助你用符合当地文化的方法表达想法,让工作快速进入正轨。
 
此外,你需要敏锐地体察你与当地同事的差异,进而强化彼此间的连结。微软(Microsoft)首任中国总裁、前飞虎乐购董事长杜家滨让自己了解中国大陆同事的方法,是直接跑到当地旧书摊,看看高中、小学教科书,从中知道同事们「是被什么内容教出来的」。
 
《哈佛商业评论》(Harvard Business Review)〈驻外胜任三关键〉一文提到,当地组织成员可能对外派工作者抱持成见、怀有戒心。
 
对此,你可以试著用当地语言与同事交谈,或是在会议中适度展现你对当地市场的了解,破除这些刻板印象。
 
若自己不小心触犯了当地的文化禁忌,记得用真诚的态度,为自己想好「退场策略」。汤玛斯和印可森提醒外派者不要介意失败的过程,因为负面的失败经验往往潜藏了大量学习异国文化的机会,是让自己融入当地文化的必经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