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杀类型的划分?

19世纪末,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因认为,自杀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行为,而是对正在解体的社会的反应。由于社会的动乱和衰退造成了社会一文化的不稳定状态,破坏了对个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和交往。

自杀高危因素有哪些?

来自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的研究发现,有10大危险因素可独立影响中国人自杀。10个因素按重要性大小依次排列,最能影响人自杀的因素是“死前两周抑郁程度重”。

抑郁与自杀有关系吗?

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,200万人自杀未遂,自杀是中国15岁~34岁人群的第一位死因,是全体人群中第五位最重要的死亡原因;70%左右的自杀死亡者和40%的自杀未遂者在自杀前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;每年在全国综合医院急诊室抢救的200万自杀未遂者中,接受心理评估或治疗的比例不到1%。在中国导致自杀的8个危险因素中,抑郁症是“罪魁祸首”。

如何评估员工心理问题的危险级别?

出现危机事件后,对心理问题危险级别的评估十分重要。主要包括两方面:员工的主观认识和工作人员的客观判断。客观评估是基于对员工三个功能方面的评价:认知(思维方式)、情感(感受或情绪反应)、以及精神活动(行为)。

如何识别物质成瘾?

物质滥用是指过度使用药物或酒精,而可能导致生活出现问题。成瘾是指身体或心理依赖药物或酒精。这可能表示当停止使用药物或酒精时,您可能会生病。这可能表示您无时无刻都会想着药物或酒精。